(通讯员:谈立玲 王晓婷 谢雨涵 易籼明 何佳静)11月6日,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。11月7日,我院23级思政专业学生围绕美国选举制度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课堂辩论。此次辩论题目是“从美国大选看美国选举制度的好与坏”,其中思政一班辩手持正方立场,思政二班辩手持反方立场。双方辩手准备充分,灵活应对,时而机智幽默,时而犀利尖刻,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课堂辩论赛。
首先,正方代表江官霖立论:美国选举制度具有民众参与广泛、制衡机制巧妙、选举周期长短适宜、小州利益得到照顾、支持联邦政府执政的合法性等优点。反方代表张景程则反驳道,此次美国大选乱象丛生,反映出美国大选制度积弊已久,如两党对立引发政治极化、选举人团制度不能反映主流民意、选举为金钱所左右、利益集团控制媒体主导舆情、初选机制不合理,等等。
接下来,就美国选举制度的好与坏,双方辩手展开激烈辩论,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美国选举制度的具体设置及其影响上。
关于选举人团制度,正方二辩文婧淑认为,选举人团制度“通过选举人的中介作用,过滤掉部分非理性因素,使得选举结果更加稳定和可预测”。反方二辩李怡景则指出,选举人团制度“使得候选人将大量精力和资源集中在少数‘摇摆州’,而忽略了其他地区的诉求,加剧了地区间的政治不平衡”。为了使本党的候选人当选,州议会的多数党还会刻意制造“杰利蝾螈”现象,即通过不公正的选区划分来使某一政党获得更多的议席或选举优势,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和民主性。正方四辩何舒鑫则认为,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不是对民主的背离,而是政治利益权衡的结果,它是大州对小州的妥协,以便把各州都团结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下。
关于非摇摆州选民是否能充分表达意愿的问题,反方四辩宋雨轩指出,非摇摆州选民的意见往往被忽视。正方五辩保怡菲表示,根据美国宪法,非摇摆州选民可以自由表达政治意愿。候选人争取可能的摇摆州选民,可以促进联邦政府与选民的联系,更好响应民众需求。反方五辩谢雨涵则反驳道,争取摇摆州选票在事实上加剧了美国的金钱政治,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金,还导致了许多暴力冲突事件,不仅不能很好的体现民意,反而更加加剧各州的分裂。
针对美国大选制度不利于美国社会团结的说法,正方三辩李昕宇认为,美国人意见不一,乃至社会撕裂,是由“复杂的历史、社会等等因素”,而不是大选制度造成的。他还认为,“特朗普上台能为国内的非法移民问题、堕胎问题、教育问题等等的解决,为国际上的俄乌、巴以、朝韩和台海局势包括欧盟状况的变化注入很多新的因素”。
针对正方关于美国选举给美国和世界注入活力的发言,反方三辩翟昊帆则反问道,“2020年特朗普败选,拜登上台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局部战争的威胁,这也算是为世界注入的活力吗?现在,代表共和党的特朗普要再次上台了,他又能为世界注入什么活力呢?是解决拜登执政时期的俄乌冲突、巴以冲突,还是等下一届总统再来提升活力呢?”反方六辩刘嘉玥则力陈美国选举制度对美国人民不利的种种弊端:“民主、共和两党之间的争斗轮番升级,将政党利益、集团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,相互攻击和指责无所不用其极。例如,在移民、医疗保健、堕胎等诸多问题上,两党观点严重对立,难以达成共识。在一些重大政策议题上,如医保改革、税收政策等,两党往往陷入僵持,导致政策难产或难以有效推行。”她还指出,近两届美国大选期间政治暴力事件频发,而美国选举制度漏洞、社会种族歧视等问题仍久拖不决。
最后,任课教师谈立玲对本次课堂辩论做了点评。她认为,这是一场精彩的课堂辩论,正方立论清晰,反方驳斥有理,双方你来我往,火药味十足,展现了思政专业学子深厚的理论素养、灵敏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辩论技巧。她还认为,如果加上双方总结陈词环节,这次课堂辩论就堪称完美了。
审稿人:徐信华